一季度回顧:悲觀情緒容易讓負面瑕疵過度放大

2022年一季度,股市的波動超過預期,給基金凈值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而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增長和寬信用,如2021年四季報論述,我們對2022年全年的市場行情保持相對樂觀的判斷,故維持了較高的倉位。與此同時,博道睿見堅持成長投資,沒有參與穩增長領域如煤炭、地產的投資,也帶來一定壓力。

 

本輪市場的調整,異于歷史上穩增長、寬信用年份股市大多上漲的表現,出現了顯著背離,而從海外市場看,美國股市最近50年也逐漸出現了股市與宏觀經濟、貨幣政策背離的情況,比如1987年經濟向好但股市大幅波動,2010年以后美聯儲收縮但股市繼續上漲等等。這種背離一方面說明了判斷短期市場走勢的難度在增加,另一方面也敦促我們從更底層的邏輯,即第一性原理,考慮股市當前的估值是否處于合理甚至被低估?上市公司業績向下還是向上?再次分析,我們發現,估值與業績都對股市具備正向作用,所以博道睿見在2022年一季度仍然保持相對樂觀,基本維持當前的倉位水平運作。

 

報告期內港股的表現也嚴重不達預期,我們在2021年四季報時就認為,2021年底港股市場整體已經跌到1倍PB左右,處于歷史大底部區域。2022年1-2月在面臨美聯儲加息壓力下港股仍然呈現出了正收益,但是俄烏沖突后,港股離岸風險暴露明顯,在歷史較低估值的情況下又進一步下跌到極低估值,包括大盤藍籌股票也出現了短期快速下跌,其中不乏投資者恐慌拋售因素。但我們相信市場終將會恢復理性,目前俄烏沖突初見曙光,一旦解決,則港股市場也將回到常態運行,估值有望得到修復。部分投資者擔心俄羅斯銀行股在倫敦股市的下跌也可能復制到中國港股市場上,但我們認為兩者難以簡單對比,存在過度擔憂情況。

 

 

后市展望:梅花香自苦寒來

隨著政策在地產、基建、金融領域逐漸發力,經濟企穩與上市公司盈利好轉將逐漸出現,股票市場也有望隨之好轉。雖然疫情對社會和經濟產生影響,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家對于防控也在不斷提升,更加科學與有效。市場的深度調整不免令我們痛苦,但核心在于我們應該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我們回歸股市投資的底層邏輯,目前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較低分位,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趨于好轉,特別是高品質公司仍在持續向好。我們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2015年的股災,2018年的去杠桿和中美貿易摩擦,高品質公司股價在市場大調整中雖有波動,但事后都創出歷史新高并給投資者帶來顯著回報。也許目前我們就處于如此考驗過程之中,而歷史經驗顯示,投資者目前需要的是堅守,克服情緒,最終有望獲得市場的“回饋”。

 

投資策略

博道睿見會繼續堅持以合理價格買入并持有優秀賽道的領導者,目前部分優秀公司估值合理甚至被低估,展望3年具備較大的潛在回報空間。繼續集中在消費、醫藥、科技賽道的龍頭企業,尋找符合經濟發展階段的高品質企業。我們會繼續勤勉盡職,恪守理念,為信任奉獻回報。

 

 

風險提示: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鸬倪^往業績并不代表其將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有風險,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敬請投資者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相關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等級,做好風險測評,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產品?;鹁唧w風險評級結果以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如果您購買的產品以定期開放方式運作或者基金合同約定了基金份額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閉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內,您將面臨因不能贖回或賣出基金份額而出現的流動性約束。